河美·要闻
河美·要闻

【师德标兵】创新教学联中外,丹心一片育英才—记河北美术学院师德标兵赵勇

2025-10-08

发布者:李苑梦 点击次数:

【个人简介】赵勇二级美术师国际雕塑创作营联盟(ISSA)委员,中国雕塑学会会员、中国雕塑家协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雕塑专业委员会会员、北京美术家协会会员、河北省美术家协会雕塑专业艺委会委员,现任河北美术学院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雕塑专业专任教师,曾获河北美术学院抗疫先进个人”“优秀教师“师德师风标兵”荣誉称号

 

 图一:“发现之旅石雕创作营”被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报道,赵勇老师接受央视采访。

引言

在河北美术学院,有这样一位教师,他以“自信自立,敢为人先”的校训为行动指南,将对教育事业的赤诚与热爱,熔铸于教学改革的诸多细节中,他就是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雕塑专业的赵勇老师。入职以来,他以危机意识、主人翁责任感和前瞻性的视野,在教学创新、国际交流和学生培养方面取得了卓越成就,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四有”好老师的深刻内涵,2024年荣获河北美术学院“师德师风标兵”称号,实至名归。

教学改革,知行合一:赵勇老师将课堂融入产业,让学生在厂区获得成长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赵老师深谙“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道理。为打破传统石雕教学的局限,他于2019年将河北美术学院石雕课改名为“发现之旅”石雕创作营,将国际创作营理念引入教学,将课堂搬到“中国石雕之乡”曲阳的工厂一线。学生们得以亲历从一块顽石到一件艺术品,再到走向市场的全过程。创作营生活不仅让学生掌握了扎实的专业技能,更深刻理解了艺术与社会、市场的联系。同时通过创作营的荣誉感让学生体验了四周石雕艺术工作者的工作状态,该教改项目至2025年已成功举办七届,无重大安全事故。其特色在全国美术院校石雕教学领域拥有一席之地,赵老师曾代表河北美术学院应邀参加中央美术学院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主办的全国石雕教学座谈会。因该教学改革项目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创新方面的前瞻性与突出贡献,赵老师在2023年5月接受了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走遍中国》栏目组采访。2023年8月河北美术学院“‘发现之旅’石雕创作营”以“非遗新传-刀尖上起舞”为题,在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的纪录片《走遍中国》第一集中播出。2024年“‘发现之旅’石雕创作营”正式入驻国际雕塑创作营联盟ISSA。2025年,发现之旅石雕创作营正式引入国际著名外籍石雕家进入“‘发现之旅’石雕创作营”进行国际化教学。赵老师这一系列的“组合拳”让河北美术学院名声远扬。

师德点评:此举是“潜心治学,开拓创新”的生动体现。赵老师不满足于校内教学的现状,勇于改革,开创创作营模式石雕课,以学生为教育主体,同时将教育与产业实践深度融合,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危机意识及社会适应性,真正做到了“知行合一”,体现了新时代教师的创新精神与责任担当。

图二:两个创作营品牌在赵勇老师的努力下于2024年加盟ISSA(国际雕塑创作营联盟),该国际学术组织在河北美术学院建立国际创作营联盟河北美术学院基站。此举让河北美术学院的名字在世界雕塑创作营领域产生了良性影响。为下一步引入国际优质资源进入河北美术学院教学序列做好铺垫。

未雨绸缪,胸怀大局:他引国际资源入校,为学校发展赋能

赵老师将对学校发展的责任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他怀着“为学校负责”的危机意识,主动作为,于2023年策划并执行了“中国·河北美术学院国际校园公共艺术创作营”。他利用个人国际资源,邀请世界各地的优秀雕塑家入驻校园进行创作。此举不仅极大地提升了校园的艺术品位和国际化氛围,更重要的是,他将这些宝贵的“外国专家”资源无缝对接到教学体系中,通过讲座、工作坊等形式,让学生零距离接触国际前沿理念。在他的推动下,两大创作营品牌于2024年成功加盟国际雕塑创作营联盟(ISSA),并在我校设立基站,为河北美术学院赢得了国际声誉。

师德点评:这是“胸怀大局,甘于奉献”的典范。赵老师将个人发展与学校的未来紧密相连,以主人翁的姿态未雨绸缪,主动为学校的国际化发展铺路搭桥。他无私分享个人国际优质资源,将优质的教育机会带给全体学生,展现了一名教育工作者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和远见卓识。

图三:“中国·河北美术学院国际校园公共艺术创作营”引来八方专家,这些专家不仅在河北美术学院留下了精美的公共艺术作品,也在教学参与者心中留下了深刻的记忆。

立德树人,全程护航:他创建育人“实验田”,用爱心陪伴成长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赵老师利用业余时间,于2023年创建了河北美术学院首个跨专业、跨年级的“HAFA雕塑俱乐部”。这片“改革实验田”下设“公共艺术项目组”与“层创空间三维打印技术研究所”,模拟真实设计公司运作模式,让不同背景的学生在合作攻坚社会项目的过程中,化竞争为协作,取长补短。他作为“鼓励者”,用爱心与耐心悉心指导,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守护每一份奇思妙想。他希望从俱乐部走出的“种子”能将合作、担当、创新的正气带回各自班级,逐步改善整体学风。此外,他利用自身业内前沿技术优势,为学生无私分享VR造型经验,在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创建的“灵境造物”虚拟现实实验室,将科技与艺术融合引入公共艺术教学课程,极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图四:雕塑俱乐部成员来自河北美术学院各个院系,这场跨专业、跨年级的课外教学改革实验田项目得到了校领导的一致好评。

图五:赵勇老师利用课外时间,抓住一切机会将河北美术学院碰到的外国专家引领到HAFA雕塑俱乐部,组织外国专家讲座及与学生的座谈会。为了开拓学生的国际化视野,将学院的外教资源最大化利用。

师德点评:这完美践行了“关爱学生,为人师表”的师德准则。赵老师采用“课上项目引领 + 课下成长护航”的育人模式,不仅教授知识,更注重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与合作精神。他牺牲个人休息时间,以身作则,用无私的爱与陪伴,成为了学生思想上的引路人和成长路上的守护者,是当之无愧的品德榜样。

图六:赵勇老师将艺术与科技结合,克服技术壁垒,创建以虚拟现实技术服务造型教学的“灵境造物实验室”,该实验室得到学生广泛好评。

结语

赵老师以其在教学上的锐意创新、对学校发展的深谋远虑、对学生成长的倾心关爱,生动地诠释了“师德”二字的重量。他不仅是正念的传播者,更是学生品格的塑造者、学校发展的推动者。授予赵老师“师德师风标兵”称号,旨在表彰他为河北美术学院教育事业付出的卓越努力,并激励全校教职工以他为榜样,共同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而奋斗。

(教务处 供稿)

最新阅读view more
最新动态view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