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美·要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河美·要闻 / 正文
河美·要闻

筑牢育人根基 赋能学生成长--河北美术学院举办第十七期辅导员培训

2025-09-07

发布者:宣传统战部 点击次数:

2025年9月2日-6日,河北美术学院举办了第十七期辅导员培训,本次培训较以往实现多维度显著提升。在组织层级上,打破单一校级培训模式,采用“校级+院级”联动方案,院级培训从6月30日启动,持续至9月12日,推动培训资源跨层级整合,覆盖深度与执行精度同步升级;在形式设计上,构建“线上+线下”“校内+校外”“静态+动态”三维融合体系——静态通过专题讲座、集中研讨夯实理论基础,动态依托素质拓展强化实践互动,实现知识输入与能力培养的高效结合;在规模与跨度上,此次培训参与人数共计一百六十余人,为历年最多,且培训战线较长,为分阶段、递进式提升培训实效提供有力支撑。开班仪式在正成报告厅举行,由学生工作处处长周文静主持。

督导专员、党委书记裴红彬,执行校长甄墨,党委副书记、副校长甄心恒,党委副书记、副校长麻立峰出席了开班仪式。

麻立峰副校长致辞,他指出,当前高等教育正处于快速发展和深刻变革的关键时期,“00后”成为大学生主体,他们思想活跃、个性鲜明、价值多元。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辅导员们要更新观念、提升能力、适应变化,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专业的素养、更加科学的方法投入到学生工作中去,推动学校辅导员工作再上新台阶。

1.专家引领:刘岩分享职业成长路径

我校邀请了全国最美高校辅导员、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天津大学教授刘岩来校授课,他结合自身丰富经历与多个真实案例,从辅导员职业认知升级、工作态度转变等方面深入分享,不仅让我们清晰认识到辅导员已成为“现象级职业”,了解到职称单列、津贴保障等职业优势,还通过多个院校辅导员的案例,为大家指明了打造个人思政品牌、走科研型或深耕型发展道路的方向,更以“能力、业力、愿力”的底层逻辑,为辅导员实现跨维度成长提供了宝贵思路。

2.专家引领:刘国权拆解名师工作室建设方法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青年骨干、全国最美高校辅导员、黑龙江省辅导员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刘国权应邀来我校作报告,他以自己团队“新时代 新青年 新担当”辅导员名师工作室为样本,从“三阶段”“六要素”“四策略”和申报书撰写技巧四个维度,为我们清晰拆解了高校辅导员名师工作室的建设路径。无论是工作室从初创探索到品牌建设的进阶历程,“人、地、事、标、费、宣”的关键,还是“向上着眼、向下扎根、向内夯基、向外聚力”的实践策略,都紧密结合实际案例,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可落地的方法,为我们破解工作难题、打造育人品牌提供了宝贵借鉴。

3.经验分享:提升辅导员业务能力

书法学院党委副书记张政良教授结合自身多年学生管理与党建工作经验,围绕辅导员队伍建设展开分享,其务实的思路与方法让在场辅导员深受启发。

学校优秀辅导员代表张梦琦、李博文、王鸿飞、王诺四位老师也带来了一线学生管理工作经验分享,为新入职辅导员提供了可借鉴、可复制的实践经验。

学生工作处也为新入职辅导员进行了业务培训。

郭凡、白德高、郭子凡、杨丹、王焓、刘亚琼六位老师,分别围绕学生德育与处分规范、医保、征兵、心理、团委工作及就业指导等关键业务模块,进行了系统且专业的讲解,为他们快速适应岗位、高质量推进学生工作夯实基础。

4.院级培训:筑牢育人基础

院级培训作为本次校级培训的重要前置铺垫与后续延伸环节,自6月30日启动以来,已持续开展多场专题活动,并将延续至9月12日。各学院紧密结合自身专业特色与学生管理实际需求,在“分专业研讨”“案例复盘会”等常态化培训形式基础上,额外组织部分骨干辅导员外出交流培训,学习借鉴先进育人经验与管理模式;培训始终聚焦学生专业发展助力、日常管理服务优化、成长难题疏导等核心场景,为提前梳理本学院学生工作痛点难点、积累可落地的实践经验筑牢基础。

5.素质拓展:激活团队活力

此外,我校还在北区体育馆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辅导员素质拓展活动。活动中,各位辅导员热情高涨、积极参与,在各项项目里配合默契,活动体验感良好。此次活动,为辅导员们搭建了交流互动、协同合作的平台,不仅有效提升了团队凝聚力,还让大家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领悟到团队协作在学生工作中的重要意义,为今后更好地开展学生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

6.培训总结:推动成果转化

培训结束当天,学生工作处周处长作总结讲话,回顾培训整体情况,指出本次培训聚焦育人使命、贴合工作实际,肯定了辅导员们的学习热情与积极参与。同时,对辅导员工作提出明确要求与殷切期望:希望大家以此次培训为新起点,将所学先进理念、实用方法融入日常学生工作,把培训成果转化为破解育人难题、提升工作质量的行动;既要以爱心耐心做学生信得过的“贴心人”,也要以专业能力当好学生成长的“引航灯”,切实学以致用,为学校育人事业贡献力量。

(学生工作处 供稿)